联系电话:010-80310383
康复训练位置:首页 > 康复训练
敲黑板|视障婴幼儿睡眠与饮食
发表时间:2020-12-21     阅读次数:     字体:【

NO.1

睡眠


人体一天周期的生理时钟估计约长25小时,由于受到光刺激的影响,夜晚时间越长的季节,睡眠时间会随之增长,因此一天24小的周期是普遍所被知的时间。人体规律的睡眠周期,大约出生3至4个月大的婴儿阶段即可形成。但全盲幼儿却不易形成规律的睡眠周期,甚至有些伴有认知障的视多重障碍幼儿,睡眠周期异常情形更为常见。

婴幼儿规律睡眠周期的养成,除光线的媒介之外,更需其他能明确区别白天黑夜的要素存在,这些要素包括:在白天中与他人的身体互动、自身的肢体动作、声音的刺激或进食时间等生活层面上的行表现,或是其他各种可能的影因素等。规律的睡眠周期是婴幼生活的重要基本,睡眠周期一且丧失规律性,即可能造成婴幼本身或是家人在生活上的负面影响与沉重负荷。

因此,为使视觉障碍幼儿养成规律的睡眠周期,必须在白天时里间让视觉障碍幼儿充分活动身体,在进食、午休或洗澡等各项生活作息的时间上皆能维持一定的正常规律性,并在夜晚睡前营造容易入眠的环境。欲建立以上如此具有规律性的生活,有赖家族所有成员同心力合作。


NO.2

饮食


除规律的睡眠周期之外,饮食的活动同样是视觉障碍幼儿日常生活上的重要课题。基本上,饮食虽是日常生活中不断反复进行且缺少化的动作,但对于视觉障碍幼儿在饮食方面的教导则仍需特别的注意。


通常,幼儿在视觉上有障碍的情形,家人多有过度保护的倾向,为能激发幼儿自发性的能力,家人应适时的让幼儿以自己的能力用餐。于早期阶段便开始让幼儿学习独立进食的有效方法,可在幼儿将食物放入口中前,明确吿知该食物的名称,并且加以说明食物的味道、形状或温度等概念,透过这些事前的讯息传递,可让幼儿在进食前有心理准备。视觉障碍幼儿在进食前,当讯息的提供有所不足时,可能发生过快将食物放入口中之后,突然对入口食物的触觉或味觉感到惊吓,或是对入口食物与自己所预期的结果落差过大。这些无预警下所积累的经验,容易导致幼儿日后对于食物产生警戒心。


进食前讯息告知的辅导策略,可让视觉障碍幼儿养成在饮食时能主动的愿意伸出手拿取及触摸食物,如此可从中培养幼儿以手部触觉观察物体的能力。在幼儿期阶段及早让视觉障碍幼儿多触摸各类食物,可提升幼儿对食物的兴趣,且能丰富饮食生活,同时有助于提升触觉敏锐度及手部功能的发展。



 
上一篇:敲黑板|视障幼儿早期触觉、听觉认知发展
下一篇:敲黑板 | 视障幼儿期支持辅导之进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