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盲文发明之前,人们就一直在探索如何解决盲人学习阅读文字和书写文字的问题。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尝试,盲文才演变出了今天的模样,在全世界范围应用,解决不同国家的盲人无法通过用眼睛看来阅读和书写的问题。
一 把字母凸起来触摸。
500多年之前,科技和医疗不发达。盲人学习面临的问题就是无法和其他人一样用“看”的方式阅读。1517年,西班牙的弗兰西斯格 路克斯,从雕版印刷得到了灵感,把字母雕刻在木板上教盲人阅读。还有人用大的铅字的字母,压在厚纸上,变成凸起的字母,供盲人约等于,盲人终于有了可以阅读的材料了。其原理就是看不到就通过摸的方式学习,把所有的印刷的文字都凸起来。如下图,是几百年前还没有发明出来盲文之前学习音乐五线谱的教具,音符都是金属制成,在上方收纳,根据学习的乐谱再排列组合到下方的五线谱内。盲人当时需要使用专门的雕刻书籍,无法用印刷书籍用的雕刻板,是因为印刷书籍的雕刻板,字非常小不容易触摸出来,而且字和字,词和词之间的距离非常小,盲人还是无法摸出来,即便是可以摸出来也需要特别长的时间识别。
下图的板就是百年之前用来印刷凸起字母触摸书籍的铅字板。上面的字母和单词还都清晰可见。
印刷出来的可以触摸的书籍如下两张图的样子,第一张看起来像手写体,第二张像印刷体。可以看到字母和字母,单词和单词之间的距离比印刷体大,这就和触觉以及触觉记忆相关了。
2 简化字母的形状,变得跟容易摸读。
盲人对阅读和学习越来越渴望,压印出来的书籍的制作时间和阅读速度都能需要改进。在1818年-1894年英国的威廉穆恩创造了“月”形盲文,也叫穆恩体(moon type)。这种字体的形状也是从拉丁语字母而来。只是形状简化了一些而已,简化后盲人摸读比较之前方便了,但是还是没哟解决书写的问题。下图就是穆恩体的字母符号表示的字意。
下图就是穆恩体的印刷板,同样是在厚纸张上,拓印出来可以触摸的凸起,盲人触摸凸起的符号。
3 盲文的诞生
盲文叫做布莱叶盲文braille,这是因为它是法国人路易·布莱叶发明的。布莱叶出生于 1809 年,幼年时因为一场事故导致双目失明,在那个时代,很多盲人不能自食其力,只能靠人接济,甚至沦为乞丐。但是,布莱叶的父母坚持让他学习。他不仅学习了基本的文化知识,还来到巴黎,进入了当年还很罕见的盲校学习演奏乐器,成为了一名乐师。在那个时代,这已经是盲人最好的出路了。当时学校内也会教授穆恩体的凸起文字,但是只能摸读无法书写,而且阅读起来的速度有限。
1821年,有一个叫巴比尔的军官来到盲校推广他发明的凸点文字。这种文字用十二个凸点一组,表示音节。军官本人并非盲人,他发明这种文字,最初也不是为了盲人使用,而是为了军队里传递命令。士兵经过训练,即便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深夜,不用点灯也能传递命令。因此,有人管这种文字叫做夜文,就是夜间使用的文字,这位军官觉得,这种文字也可以帮助盲人。
还是少年的布莱叶学习了夜文,立刻就意识到它能帮助盲人,但是也发现这种文字不够简单。经过仔细思考和实验,布莱叶发明了一种全新的盲文,这种盲文用三行两列六个点组成一个“方”,用来表达一个字符,这个字符可以是字母、数字或者标点符号。
盲人练习触摸后就能辨认,而且还可以通过锥子在纸上打孔来书写盲文,也可以用机器印刷盲文。这种盲文就是布莱叶盲文。布莱叶本人是乐师,因此,除了书写文字,他还发明了用盲文记录乐谱的方法。1824年,布莱叶盲文大致完成,布莱叶本人后半生一直在推广这种盲文。下图是英文盲文的点位表,包含字母、数字和标点符号。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在布莱尔盲字体系基础上结合自家名族特点使用着盲文符号,布莱尔符号也渐渐的传进了中国。但六点制盲文符号只能从左到右线性排列,而汉字是非线性结构的。由于汉字结构复杂、数量繁多,几乎不可能使用布莱尔符号代表笔划、偏旁部首,进而科学实用地表示成千上万的汉字。
1952年,盲人黄乃参照布莱尔盲文体系,在“心目克明盲字”等旧盲字的基础上,经过调整和创新,提出了以普通话为基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采用分词连写方法拼写普通话的《新盲字方案》,并于1953年发布。
874年,由英国传教士与中国盲人合作,按照不同地域的方言先后制定了以《康熙字典》的音序为基础的“康熙盲字”(我国最早使用的通用汉语盲文)、用汉语拼音方法拼写闽南话的“福州盲字”、以南京官话拼写的“心目克明盲字”,还有广州话、客家话等方言的盲字。但是受地域所限,汉语方言盲文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2018年3月,《国家通用盲文方案》发布,以“新盲字方案”为基础,完全沿用了声韵调符号,对声调用法进行统一规范。实现新旧衔接,读音准确,省时省力,易学易用,利于信息化的目标。